可能是我"完全不是"Brad Pitt的粉絲吧~
比起以他個人為號召力的海報,
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版本,
棒球場之美~~
此外,似乎還隱喻了一個棒球隊總經理在偌大的棒球生態中
只是小小的一環....
當初聽聞這部片是講述奧克蘭運動家隊的史實,
引起了想看的興趣,
只不過知道了主角是彼特老兄,
忽覺興致少了幾分.
加上台中場次很少,時間兜不攏.
一直到出DVD才有機會看到.
從中華職棒成立開始就開始看職業棒球,
後來聯盟分裂沒想到又重組,
覺得真是一團亂,至此之後就對國內職棒失去興趣.
約在1995年才開始看美國職棒,
所以只有十幾年觀賞球齡,
不過卻正好足以了解片中所講述的那段歷史.
然而身為觀眾可能只看到當年運動家隊的連勝
和與洋基間交纏的季後賽.
卻不知檯面下複雜紛亂的實際戰況.
Brad Pitt飾演當時的運動家組經理Billy Bean,
讓小市場的運動家隊拿下超過百勝的輝煌例行賽戰績.
卻在季後賽被洋基逆轉,留下最多勝卻最早出局的遺憾.
可能是基於小布之前所留的印象,
會覺得他演這種角色沒啥說服力.
不過本片卻讓他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實在有點出乎意外.(我可能會被他的粉絲攻擊)....
焦點人物是這位看似跟棒球完全無關的傢伙.
其實滿腦子計算公式棒球經.
最強調的一點是:上壘率高才是贏球的保證.
和總經理Bean徹底執行這套說法,
而不採用傳統球探強調的球員個人潛能.
結果竟是拿下跌破眾人眼鏡的好成績.
雖然仍在季後賽落敗,
卻讓棒球界對這顛覆傳統觀念的理論刮目相看.
片中飾演當時的總教練Art Howe的是
奧斯卡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菲力普西摩霍夫曼.
基於他的演技實力可能會覺得劇本對這角色的著墨不夠多,
尤其總教練對球隊來說應是舉足輕重的地位.
貴為影帝仍願意接下這戲份不多的配角演出,
看來不是與導演交情匪淺,,就是本身對棒球具一定程度的熱情.
相信即使不是運動迷也都知道,
在職業運動圈的無情與現實,
其程度除了在球員身上展露無遺,
在身處核心的教練和管理階層更是難以言喻的苛刻.
就算在例行賽拿下史無前例的佳績,
拿不到冠軍戒的話一切都是空.
套句美國體壇說的: Ring or Nothing!!
紐約洋基隊的前教頭Joe Torre(托瑞)就是個好例子,
盛名如他,即使戰功彪炳,
進了季後賽卻贏不到最後還是得面對現實走人.
而球隊總經理通常也和總教頭一樣易成眾矢之的.
短時間拿不出好成績就得面對被炒的窘況.
面對如此龐大的壓力,
雖然總是在表面保持沉穩冷靜,
其實心裡時時高低翻騰.
連平常甚少相處的小女兒都了解身處風暴中的爸爸的心境,
當Billy想要相信自己堅持的做法沒錯但眾所質疑之時,
小女兒的清朗歌聲在一人獨處的安靜空氣中傳來,
Billy的情緒終於爆發....
歌裡簡單詞彙雖是描寫稚齡青春的迷惘無助,
卻也好像寫出了Billy在壓力下的複雜心情.
透過稚嫩歌聲撫慰了緊繃到幾乎崩潰的爸爸,
讓他在沒人看見的車裡大哭,
接近片尾的這一橋段,父女的溫情十分令人動容.
Billy累積的沉重壓力也在這一刻得到短暫的釋放.
其中一段歌詞: I'm just a little bit caught in the middle
Life is a maze and love is a riddle
I don't know where to go
Can't do it alone I've tried
And I don't know why
I am just a little girl lost in the moment
I'm so scared, but I don't show it
I can't figure it out
It's bringing me down I know
I got to let it go
And just enjoy the show....
寫的是小女生心境,但某些地方卻和Billy的角度不謀而合.
是啊~人生就是一場秀,某些時候就是該放手,
只要盡情享受這場生命之秀~~
(這首歌還蠻好聽的,配合劇情很令人感動,
如果有興趣的話,,歌名是:The Show.歌手是:Lenka.來自專輯Lenka.
原聲帶版主唱是:Kerris Dorsey.給大家做參考).
電影的主題故事千奇百怪,什麼都有.
但講述運動相關的片子也許感動得了一般觀眾,
卻好像始終有種難登大堂之雅的感覺.
所以一向是票房再好也與戲劇類競逐無緣,
今年魔球一片終於突破這一界限,
登上奧斯卡殿堂,雖然仍是鎩羽而歸,
但也算是向前邁進一大步.
在金錢掛帥的這個世界,
職業運動也不能免俗的與錢字掛勾.
球團經營者更是在商言商,
一切以能賺錢為第一目標.
有雄厚財力的大市場球隊只要把支票簿拿出來,
就幾乎是能搞定一切的狀況.
因此壓縮了小市場球隊想得到球星的空間.
然而有錢就能買到總冠軍嗎?
當然不是! 大牌球星雲集未必是贏球保證.
只是有些自以為灑錢就能得到一切的經營者,
總是視球員為商品資產,
當紅時就捧上天,
受傷或失去利用價值就視之無物.
無怪乎大家都稱紐約洋基隊是邪惡帝國.
是最能表現職業運動圈的漠然現實與冷酷無情之處....
(所以希望王建民能給洋基一點顏色瞧瞧,哈!)
魔球一片講述了完全不同的棒球觀,
買到好球員不一定能贏球,
讓傳承已久的球探功能頓失其效.
買球員不再講潛能,而是只要能用各種方式上壘就行.
即使是他隊棄將也無妨.
這樣的理論雖然不是所有遵循傳統的棒球人士都贊同,
但確實是為這一百多年的運動開啟了不同的新局面.
不論是支持哪一種觀點,
棒球的千變萬化莫不精彩,
How can you not love baseball??
要是本身是棒球迷,是非常推薦這部片子,
但要是完全不看棒球的捧油,
恐怕會比較難理解片中講的主要理論是哪門子火星文,
什麼上壘率,球員交易,例行賽,季後賽,交易截止日等等....
這些用語只會把不看棒球的人搞得霧煞煞.
所以還是建議先開始接觸棒球比賽,
由此入門,看多了就懂得箇中奧妙啦~~
*本文為個人觀後感,非源自片商文宣或他處文章,請勿任意轉載或謄錄~~
Mony Ball 魔球
片長: 133分鐘.
導演: Bennet Miller班奈特米勒 (柯波帝)
演員: Brad Pitt 布萊德彼特 (大河戀.火線追緝令.特洛伊.惡棍特工.永生樹)
Philip Seymour Hoffman菲力普西摩霍夫曼 (紅龍.柯波帝.選戰風雲)
劇照來源: 開眼電影網.